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艾灸知识
艾灸百科
推荐产品

过敏性疾病,可试试“冬病夏治”

今年的7月13日,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平常不过的日子,但对各大中医门诊来说,却是一年中人声鼎沸的“大日子”。它是农历头伏的开始,标志着一年中气温最高、气压最低的三伏天拉开了序幕。每到这一天,很多人就会奔赴中医馆,请老中医贴上一副“三伏贴”,开启他们的冬病夏治之旅。

择时治疗的确是中医的一大特色,然而,在这股养生热潮中,记者也发现了不少令人反思的地方:头伏第一天,中医馆里患者扎堆、排起长龙,之后几天却患者寥寥、门庭冷清;除了少数几个能说出明确疾病的患者外,更多人则是抱着“即便贴不好,也总贴不坏”的态度;更有甚者,指望三伏贴能立竿见影、包治百病……如何摒弃盲从心理,理性看待冬病夏治?记者咨询了专业医师。

记者 李晓颖

冬病夏治适用于虚寒证,湿热体质禁用

冬病夏治来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等有利条件,通过内服、外敷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医治旧疾的目的。

从这一理论出发,衍生出了针灸、理疗、按摩等多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伏贴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取材自白芥子、细辛、甘遂等中药材,有温肺散寒、开窍通络、止咳平喘的作用,对部分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妇科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和西药不同,中药的针对性往往没有那么强,适应症也比较宽泛。诸如“阳气虚弱、四肢不温”的描述,用在很多人身上似乎都无大碍。于是,一些人抱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态度,希望可以借此达到包治百病的效果。这让中医内科的王主任哭笑不得:“再厉害的治病手段,也总有‘能’与‘不能’。对三伏贴来说,属虚寒证的疾病就是‘能’的范畴。有的人长期咳嗽,CT一看都支气管扩张了,还来做贴敷,殊不知自己是湿热体质,不宜冬病夏治。”

三伏贴三年一周期,不必“扎堆”头一天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患者将三伏贴敷视为重头戏,每年都赶在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来医馆,认为错过这个点,效果就大不如前了。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在4-6小时,儿童也需2-4小时。如此一来,来得晚的患者根本排不上队。冬病夏治当真刻不容缓吗?执业中医师姚望德告诉记者,其实,三伏天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贴敷,只要能保证前后间隔时间在7-10天左右,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不必拘泥于某一天,或因错失“良机”而懊恼不已。

其次,三伏贴也好,针灸也好,冬病夏治始终只是一种辅助疗法,治疗期间不应停用日常药物。同时,要打消“包治百病”的念头,不要指望今夏敷了三伏贴,冬天就彻底痊愈。冬病夏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三年一个周期,坚持下来便会有阶段性的效果。三伏和三九,分别对应着中医最重视的两大节气,夏天温阳、冬天驱寒,两者呼应就能护生正气、防治外邪,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短期内如果没有成效也不必灰心,虚寒证的病情重在温阳和巩固。

节气灸擅调脏腑,三伏贴“温阳”更胜

提到三伏贴,很多人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另一种和节气息息相关的治疗方法节气灸。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常说的针灸,实则包括两部分,分别是“针”和“灸”,“针”指扎针,“灸”指艾灸,节气灸就是艾灸的一种。和三伏贴一样,节气灸也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腧穴进行艾灸,以达到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季节应变能力等作用。

 

 

既然如此,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患者要如何选择呢?王主任告诉记者,节气灸对消化系统的疗效更好。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节气灸的作用正在于纠正脏腑失调,缓解消化不畅等症状。相比之下,三伏贴的局限在于需要皮肤吸收,在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方面要逊于节气灸。而在药物温阳,治疗虚寒证的疾病方面,三伏贴的作用则要优于针灸。

另外,中医虽有“治未病”的理念,提倡预防在前,节气灸也正是符合这一精神的养生疗法,不过,对于三伏贴的治未病作用,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研究,还是以辅助治疗为主。纯做预防用途的话,目前不提倡。